(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年伊始,又有券商资管子公司向公募基金牌照发起进军。
证监会网站显示,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资管近日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申请,目前该申请处于接收材料状态。招商证券目前参股博时、招商两家基金公司,若是上述申请顺利获批,招商证券直接及间接拥有的公募基金牌照将增至3张。
去年5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业内期待已久的“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
此后,包括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等之前受制于“一参一控”的头部券商加速设立资管子公司,同时积极申请公募牌照,多位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步伐将会进一步提速。
招商证券资管正式申请公募牌照
证监会网站显示,1月3日,招商证券资管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审批的申请,目前上述申请已经被证监会接收。
公开资料显示,招商证券资管成立于2015年4月3日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是招商证券100%控股的资管子公司,也是国内最早获得受托资产管理、创新试点、QDII资格的券商资产管理人之一。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召开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招商证券也对外透露了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的计划。彼时,被问及资管子公司方面是否有申请公募牌照的动作时,招商证券负责人就表示,招商证券资管子公司已按照《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积极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申请事宜。
在筹备公募基金业务资管申请的同时,招商证券资管也在有序推进大集合转公募工作,持续做大公募业务规模,
据招商证券2022年半年报介绍,招商证券资管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2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累计已有5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规模较2021年末增长18.70%;
截至2022年6月末,招商证券资管总资产52.55亿元,净资产48.68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净利润2.38亿元。招商资管资产管理总规模为4178.61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3.51%。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招商资管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排名证券行业第7,报告期末合规受托资金规模排名证券行业第6。
另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招商证券资管旗下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2811.25亿元,位居行业第8。
积极“招兵买马”备战公募业务
人才是资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招商证券资管也在积极“招兵买马”,为公募业务打下根基。
去年4月,原华鑫证券副总经理杨阳出任招商证券资管总经理,杨阳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理学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过往曾在嘉实基金、美国高盛集团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任职。更早之前,原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权胜加盟招商证券资管,目前担任招商证券资管副总经理。
近期,招商证券也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公募投资负责人、公募运营负责人等多个投研岗位的招聘信息。
其中,公募投资负责人要求具备5年以上公募投资经验,过往有过投资团队管理经验,且还需要精通公募权益类产品投资或公募固收类产品投资,过往有可公开查询的业绩,管理的产品规模可观、投资业绩优秀。未来需要负责所分管投资部门的投资规划制定和投研体系建设管理,组织所分管投资部门开展公募权益产品及公募固收产品的投资管理工作,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完成各类公募产品既定投资目标。
公募运营负责人也需要具有5年及以上公募基金运营工作经验,未来负责推动公司公募运营体系建设,管理公募运营团队,公募产品的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监管报表等披露及报送,以及公募产品生命周期运营,包括账户业务、产品设立、参数管理、存续期管理、终止清算、业务创新支持等工作。
李权胜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也谈到了未来公募化转型的方向,他指出,公募化转型确实是招商资管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招商资管并不会简单重复原有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路径,而是根据资管公司自身专长,依托母公司招商证券乃至招商局集团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内部资源协同优势,努力拓展外部客户潜力,整合资产端、客户端优势,以专业化、开放化的姿态,与其他资管机构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
李权胜坦言,他希望招商资管能够与其他资管机构有一定的区分度。招商资管目前产品线已经自上而下涵盖大类资产配置,固收、权益等主要领域,且在打新这一权益绝对收益策略的产品上积累了较显著的管理规模和较好的市场品牌。招商资管在量化投资、定增业务等方向也更多贯穿绝对收益理念。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来看,招商资管还会以“稳健收益和中低风险”的产品为重点突破,全方位、充分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
券商公募化转型步伐提速
券商资管进军公募业务也迎来了政策暖风。
去年5月,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新规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 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这也意味着业内期待已久的“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
新规出台之后,包括中信证券等受限于“一参一控”要求的头部券商也在积极筹备公募基金业务,2022年12月30日,中信证券旗下资管子公司正式获批,而早在2021年8月,中信证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议案。当时,议案中的中信证券资产管理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含了公募业务,其中公募业务待相关法规出台后方可申请。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有12家,据Wind数据统计,上述12家机构三季度末管理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接近6000亿元,未来,券商公募化转型步伐还将进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