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潼关

互联网   2023-08-13 00:41:01

本文目录导航:

1、谭嗣同写的《潼关》的诗意是什么?2、潼关的全诗及拼音是什么?3、潼关是什么意思?4、《潼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5、潼关的意思6、潼关原文及翻译朗读7、古诗《潼关》全文是什么?8、潼关原文及翻译9、潼关的全文是什么?10、潼关的诗句是什么?

谭嗣同写的《潼关》的诗意是什么?

优质回答原文:

《潼关》


(资料图)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诗意: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谨袭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察晌轿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败肆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潼关

潼关的全诗及拼音是什么?

优质回答1、全文拼音

tóng guān

《潼关》

nián dài :qīng

年代:清

zuò zhě:tán sì tóng

作者:谭嗣同

zhōng gǔ gāo yún cù cǐ chéng

终古高云簇此正宽城,

qiū fēng chuī sàn mǎ tí shēng

秋风吹散马蹄声。

hé liú dà yě yóu xián shù

河流大野犹嫌束,

shān rù tóng guān jiě bú píng

山入潼关解不平 。

2、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举晌亮为要塞。

解:懂得

1、译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谨绝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潼关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一、《潼关》翻译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奔腾而过棚改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

二、原文:

潼关

谭嗣同(清代)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

(一)注释:

1.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2.终古:自古以来。

3.簇(cù):丛聚。

4.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5.束:约束。

6.不解平:巧镇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7.解:懂得。

(二)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十四岁时所作,为公元1882年(光绪八年)。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孝和粗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

《潼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优质回答释义:

自古至今,高天的滚滚云涛团团簇拥着这座城,一任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流入平坦广阔的原野仍嫌受拘束,连绵的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原诗:

《潼关》近现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扩展资料:

潼关故城东门的关楼。东门外麒麟山橘扒角形似一只猛虎蹲在关口。东门城楼北临黄河,面依麒麟山角,东有远望沟天堑,是从东面进关的唯一大门,峻险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关时,沿着东门外陡坡道拾给而上,举目仰望关楼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只眈眈雄视的猛虎,守卫着陕西的东大门,它以威严雄险著称。

公元1882 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啊,云涛,云涛,四面八方尽是滚滚云涛,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 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

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歼裂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 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氏伍闭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 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潼关 (谭嗣同写的诗)

潼关的意思

优质回答作品原文

潼关1

终古高云簇此城2,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3,山入潼关不解平4。[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潼关(tóng guān):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2.终古:自古以来。簇(cù):丛聚。

3.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束:约束。

4.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2]

注释译文

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滔滔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不够舒展,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3]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写出了这首赞美之诗。[4][2]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培贺塌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5][6]

名家点评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邬国平: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末两句情景交融,寄寓着诗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清诗观止》)[4]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中国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十一岁随父湖北巡抚谭继洵赴任,遍游西北、东南各地。幼怀大志,能文章,通剑术,为人慷慨任侠。甲午战后,力倡改良,鼓吹变法图强。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湖南创办“南学会”,办《湘报》。宣传维新。失败后,被捕入狱,与林旭等人一起遇害,世称“戊戍六君子”。他的诗,风格豪迈,气势雄浑,境界恢廓,充满着积极进取爱国精神。今辑有《谭嗣同全集》。配圆[2]

纠错

参考资料

[1](清)谭嗣同 ,谭嗣同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年03月第1版,第489页

[2] 季镇淮,冯钟芸,拍蚂陈贻焮,倪其心选注,历代诗歌选 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5,第388页

潼关原文及翻译朗读

优质回答潼关原文及翻译朗读如下:

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翻译:古往今来的云气簇拥着潼关城隘,此时萧瑟的秋风声将我的马蹄声吹散。望去表里山河,黄河到了这里虽然已经进入到广阔的关中平原,却还是显着被束缚,向西而去的群山全无平坦,一山更比一山高。

作者介绍: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隐肆消南浏阳人,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潼关》赏析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灶知,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雹脊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潼关》

古诗《潼关》全文是什么?

优质回答全文为: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老游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是清代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任,途经过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

译文:

从很久远的时候这座城就被云簇拥着,秋天吹来把马蹄声都淹没了。

波澜壮阔的河流在它面前都显得很拘束拿含激,大山在潼关面前也懂得自己不平坦。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消袜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潼关

潼关原文及翻译

优质回答潼关

谭嗣同〔清代〕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草原还嫌太束缚,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答物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让塌束:约束。

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

赏析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清滑液,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潼关的全文是什么?

优质回答全文意思: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潼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是近代诗人谭嗣同所作。

扩展资料

公元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层次,前两句“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写潼关势高,秋风急。高云簇拥足见此关之高,气势雄伟;吹散马蹄声又觉秋风之大之急。

后两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写黄河与山。黄河流入平原仍嫌束缚,进入潼关才真正见识了山的峭拔峥嵘。

写景,气势宏大,雄关、高山、黄河尽收笔端,笔力雄健远逾一般旅兆困少年。

情景交融。前两句写潼关之景,已含峻拔远大之志。后两句写河嫌山束,山解不平,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冲破封建禁锢,追求思想解放的反映,是对变革图强,中华崛起的渴望。

几个关键字的理解:“流”拆念是流淌而不是河流;“嫌”字用拟人手法,是黄河嫌束缚,亦是诗人嫌封建思想的来缚,把这种感受移情于黄河;“猜返解”字是懂得明白之意,进入潼关才明白了什么是山的高耸峻拔,曲折表达高奇的志向。

潼关的诗句是什么?

优质回答描绘了一幅一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的画面。

出自:《潼关》是一首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

原文:

《潼关》

近现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自古至今,高天的滚滚云涛团团簇拥着这座城,一任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奔腾的黄河流入平坦广阔的原野仍嫌受拘束,连绵的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赏析:

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作者介绍:

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1870年(同治九年),谭嗣同五岁,时得重病,昏死三日,竟又奇迹般复活,故名“复生”。

1875年(光绪元年),谭嗣同10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

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兄型章写得很有才华。他对传统的时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

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曾和当时北京的一个“义侠”大刀王五结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搏颂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

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基尘郑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最新供应

更多